Saturday, June 29, 2013

阿毘達摩學習共修筆記

 時間 2013年6月23日 參加者:高巌佛學社讀書會成員

內容: 第七章:類別概要
進度: (1)。 師父講經錄音第44節
          (2)。 概要精解270-280頁

講經要點:

1. 師父介紹道分時補充了“四通行”的內容。
部派及不同傳承的論點在定義上有些差別。師父點出清淨道論中說明止修行四通行(87頁)和觀修行的四通行的定義(668頁)。
2.留意到禪支中在阿毘達摩中包括了不善的憂
3.接下來介紹增上、根:在一個心中, 只有一個增上但可以有多個根(心所?)。普遍地講增上法的要素是欲、精(進)、心、觀(稱為四增上法)。觀可以是善和無記,其它可以是善和不善
4.食定義為強大助緣(四種段、觸、思、識)
5.菩提道分則是常聽到的37菩提分或37道品。 在講到五根和五力時,師父強調平衡的五根才可能有五力。(補充材料 清淨道論 129 - 130)。同樣7菩提分也有平衡的功課(清淨道論 131-135頁)
  師父澄清捨覺支並非捨棄之意,而是平衡和中庸。在八支聖道講解中師父點出正思維是正確的導向(尋心所)建議說成正志更為妥當。不要誤以為是思維。

討論:

這天的討論熱點是欲和貪的差別。在字面上容易辨別。如何在生活中辨別是個難點。
有同修講一般在家人賺錢是不是不算是貪。因為是生活必須呀!有同修不能同意,認為當賺不到錢,虧錢,甚至賺錢不多時會有恐懼(嗔),本身就說明貪的存在。了脫了貪欲的阿羅漢肯定不再是賺錢的在家人,不是嗎?退回到更基本的目標,不要說一切貪(那得到三果才能解決)在家人如何了別與邪見相應的貪,也有困惑。字面上講相信因果,相信凡聖有別、信仰三寶是一回事,在沒有境界時似乎不難,似乎懂得了,但做起來,遇到事情就是另一回事了。 與邪見相應往往與根深蒂固的愚癡有關,自己往往不見不知(如果知道,那就不是邪見相應了。不是嗎?)。這方面要多請教善知識。

有學員需要《清淨道論》的中文本這裡一併附上。其他的學習用資料也附上了。

No comments: